文章撰寫時間:2025/02/09
撰⽂者:獵⽝的投資優化筆記
⼀、公司簡介
創惟(6104)主要⽣產銷售USB控制IC,屬於IC設計產業。公司之主要業務為積體電路、電腦週邊設備及相關產品之設計、製造、測試與銷售,提供消費性電⼦及系統製造商等客⼾完整的解決⽅案。
⾼速 SerDes 技術之開發與應⽤為公司之核⼼競爭⼒,除 USB4®/3.2 技術外,也投入更多⾼速 SerDes 介⾯技術之研發⼯作,以掌握跨領域、跨平台的新技術發展趨勢與應⽤市場的契機。
公司於2016年發表⾸顆整合USB 3.1 Gen 1⾼速控制IC,可應⽤於個⼈或辦公室的饋紙式檔掃描器、平板掃描器、書籍掃描器外,在銀⾏端可應⽤於鈔票、⽀票、證件掃描辨識等商業⽤途或機器視覺等相關產品。
主要產品:USB 集線器控制晶片、USB 儲存媒體控制晶片、PCIe 儲存媒體控制晶片、Repeater、充電控制晶片、USB 影像控制晶片、Fisheye Image Processor 影像控制晶片、PCI Express。
根據⼯研院產科國際所統計,2023 年台灣 IC 設計業產值為 10,965 億元,公司 2023年營業收入淨額約為 25 億,約佔我國 IC 設計業產值之 0.23%。
⼆、各因⼦看公司
基本⾯:
營收年增率從2024/1開始維持雙位數年增率,2024Q3⽑利率為 43.61%(2024Q2為41.16%),營業利益率2024Q3為12.65%,比2024Q2的5.88%、2024Q1的3.51%⼤幅成長,綜合原因
1.庫存調整回歸⾄正常狀態。
2.財報上看到營業收入與營業⽑利淨額同步提升,推斷應該是⾼⽑利產品的銷售導致。
技術⾯:
2/7收盤在177元,短線在五MA上且接近布林軌道頂181.03。⽽⽉線從2024/9持續沿5MA之上。
籌碼⾯:
從113/12/5的16.99%,隔⽇113/12/6跳升⾄27.4%(波段⾼點,當⽇股價 176~182元),截⾄114/2/7為27.79%,顯⽰千張⼤⼾仍在其中。
除了群益店頭市場基⾦(2024/9持有450張)與台新台灣IC設計動能ETF基⾦(2024/9持有146張)在9⽉有佈局之外,其餘基⾦皆在2024/12⽉新增持股,表⽰市場投信也看好。
3.熱⾨程度
創惟從113/12/05、113/12/30、114/2/3接連達處置標準成為處置股。
消息⾯:
利多因素:
- 2023 年市場規模:3.1 億美元。
- 預估 2032 年市場規模:25.5 億美元。
- 年複合成長率(CAGR,2024-2032):26.3%。
- 市場需求:
- 英特爾與超微推出⽀援 USB4® 的 PC 和伺服器平台,推升 USB4® 滲透率。
- ⾼速傳輸(20Gbps x 2 以上)帶來訊號衰減問題,需 Redriver 元件解決。
- 創惟科技 USB4® Redriver:
- BW9906 已送樣⾄⼀線 NB、主機板⼤廠,搭配新平台開發新低成本 USB4® 機種。
- 預計 2024 年底推出市場。
- 庫存影響逐步減少:
- 預估 2023 年第四季庫存影響幾乎消除,回到正常⽔準。
- 長期⽑利率⽬標:48-50%。
- 2024 年第三季⽑利率:已回升⾄ 43.6%,預計 2025 年進⼀步提升⾄ 48-50%。
- USB4 HUB:
- 已完成開發,計劃 2025 年上半年提供⼯程樣品。
- USB4 REDRIVER:
- 客⼾送樣完成,預計 2025 年上半年開始量產。
- 產品通過各⼤ CPU 平台認證,進入 Reference Design。
- Switch 2:
- 預計 2025 年 3 ⽉前亮相,創惟作為 USB HUB 晶片供應商將直接受惠。
- AI PC 市場:
- Windows 10 將於 2025 年 10 ⽉終⽌⽀援,催⽣換機潮。
- 預計 2025 年 AI PC 滲透率達 15-20%。
- USB4 滲透率:
- 預估 2025 年攀升⾄ 30-40%,帶動 USB4 集線器控制晶片需求,利好創惟。
- 2024 年第四季營收:
- 預計優於預期,因 Mini Mac 4 的 USB IC 出貨及遊戲機新機備貨開始。
- 2025 年營收與獲利成長預估:
- 營收成長:41.2% YOY。
- 獲利成長:160.2% YOY。
- 主要因產品組合優化及庫存跌價損失消除。
- 創惟受益於 USB4 滲透率提升、新產品出貨、Switch 2 發表及 AI PC 換機潮。
- ⽑利率逐步回升⾄理想區間,營收與獲利預計在 2025 年達⼤幅成長。
利空因素:
1.市場競爭加劇
- 競爭對⼿壓⼒:
- 創惟在 USB4® Redriver 和 HUB 晶片市場中⾯臨國際⼤廠(如 TI、Renesas 等)的競爭,這些公司擁有更⼤的市場份額與資源。
- 若競爭對⼿推出更具性價比或技術更先進的產品,可能削弱創惟的市場地位。
- 價格戰風險:
- 隨著市場滲透率提升,價格競爭可能加劇,壓縮⽑利率。
2.技術發展與產品延遲風險
- 技術更新速度快:
- ⾼速傳輸技術(如 USB4®、Thunderbolt 5)進步迅速,若創惟無法及時跟上技術升級,可能失去競爭⼒。
- 產品開發與量產延遲:
- 創惟的 USB4® Redriver 和 HUB 晶片等新產品若未能按期完成開發或量產,可能影響營收與市場信⼼。
3.供應鏈與原材料成本波動
- 晶圓代⼯產能限制:
- 創惟依賴晶圓代⼯廠(如台積電)⽣產晶片,若代⼯廠產能緊張或價格上漲,可能影響產品交期與成本。
- 原材料價格波動:
- 半導體原材料價格若⼤幅波動,可能增加⽣產成本,進⼀步壓縮⽑利率。
4.宏觀經濟與產業景氣循環
- 消費電⼦市場需求波動:
- 創惟的產品⾼度依賴於 PC、伺服器、遊戲機等終端市場需求,若全球經濟放緩或消費電⼦需求疲弱,可能影響其營收。
- 產業景氣循環:
- 半導體⾏業具有景氣循環特性,若進入低迷期,創惟可能⾯臨庫存壓⼒與需求下滑。
5.匯率波動風險
- 新台幣升值:
- 創惟的主要收入來⾃海外市場(以美元計價),若新台幣升值,可能導致匯率損失,影響獲利。
- 依賴單⼀或少數客⼾:
- 若創惟的主要客⼾集中於少數⼤廠(如 NB 或主機板廠),⼀旦客⼾需求減少或轉向其他供應商,可能對創惟造成重⼤影響。
7. 法規與地緣政治風險
- 美中貿易戰與出⼝管制:
- 若美中貿易摩擦升級,可能影響創惟的產品出⼝或供應鏈運作。
- 技術限制:
- 若創惟的產品涉及美國技術,可能受到出⼝限制或其他法規影響。
- 庫存去化風險:
- 雖然創惟⽬前已逐步消化庫存,但若未來需求不及預期,可能再次⾯臨庫存跌價的風險。
- 產品組合影響:
- 若低⽑利產品銷售占比提升,可能拖累整體⽑利率表現。
- USB4® 滲透率增速不及預期:
- 若 USB4® 的市場需求增長速度低於預期,可能影響創惟的營收與成長動能。
- AI PC 市場接受度:
- AI PC 的⾼價格可能限制市場接受度,進⽽影響 USB4® 晶片需求。
- Switch 2 銷售表現不確定:
- 創惟作為 Switch 2 的 USB HUB 晶片供應商,若該產品銷售表現不如預期,可能影響創惟的相關營收。
三、個⼈操作看法:
機會1:
由於Switch遊戲機⼀代從2017年⾄今邁入第八年,較長的產品週期引發的換機潮相對較令⼈期待,⽬前相關報導指出創惟USB⾄少佔任天堂Switch2的50%以上市佔(有些資料來源是指獨家供應,這⽅⾯還需要查證),比Switch 1⼤幅提升⾄少⼀倍出貨量,由於Switch2尚未開賣,近期營收年增持續增加,可以驗證創惟確實在為Switch2鋪貨。
雖沒有資料可以確認Switch佔創惟多少營收佔比?但這題材是⼀個市場熱度很⾼的催化劑。
所以接下來需觀察Switch2發⾏之後是否受全球玩家喜愛?才有進⼀步出貨帶來營收快速成長,打破法⼈對Swith2帶來的營收預期,股價才有進⼀步推升的機會。
機會2:
USB是電⼦產品⽬前主流的傳輸介⾯,⽽消費型NB/PC市場⼀直沒有明顯復甦,AI PC/NB議題也在2023年⾄今都尚未帶來明顯銷量。
不過在DeepSeek爆紅帶來的關注,各家AI模型的百家爭鳴,除了⾃⼰有花費訂閱使⽤AI模型之外,也看到⾝旁⼀些創作者、業務主管開始花費使⽤。
雖然創惟與AI沒有直接關聯,但未來的PC/NB絕對會帶有AI功能,且2025 年 10 ⽉14 ⽇之後,Microsoft 將不再為Windows 10提供更新,勢必會帶來⼀波換機潮,間接為創惟帶來效益。
⽽⽬前市場只有發酵Switch2的題材,AI PC/NB將會是創惟的另⼀波題材。
機會3:
創惟(6104)之前已打入奧迪供應鏈,也與其他歐洲⾞廠合作開發新案,不過⽬前營收佔比不⾼,但因⾞⽤產品週期長,有助於創惟在未來奠定穩定營收基礎。
出場點:
由於創惟受惠於換機題材,營收會在換機潮最⾼點後開始平緩,當營收不在創新⾼⽽趨緩時,就會是出場的最佳時機點。
四、資料來源:
1.《DJ在線》⾼速傳輸需求漸普及 ReDriver/ReTimer商機看好
0 Comments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