無論做生意或是從事業務,都希望能被大眾看見自己的產品與服務,而社群媒體是一個免費的槓桿工具,將想傳遞的資訊盡可能觸及最多人,甚至透過社群媒體達到開拓客戶、發揮影響力、創造合作機會。 而貼文要怎麼樣才能讓更多人看見呢? 不外乎兩個方法: 1.下廣告 2.持續創作對他人有價值的內容 但如果有下過廣告的經驗會發現,除了費用昂貴之外,若無法在網路直接銷售你的產品,下廣告不能為你直接帶來收益,這就不是一個好的策略。 一般人會比較適合走第2點,「持續創作對他人有價值的內容」,但我自己的觀察發現,每個平台各有其特色,而且客群與需要具備的能力也都不太一樣。
以下就針對目前較多人使用的社群媒體平台,透過GPT-4o 推論模型針對受眾、年齡、性別分布、特色、優缺點、獲得流量策略的整理,結尾也會告訴大家我選擇的主力平台,原因是什麼? 從上面的表格在做個簡單的結論:
▋了解自己所長 這些平台我都有註冊帳號,並且有實際使用的經驗,最後我的主力選擇是Facebook&LinkedIn,主要原因在於我比較擅長文字,需要美感的圖片對我來說學習成本較高,而且美感挺講究天份的,所以我的IG弄了一段時間後,我發現沒什麼太大進展,目前處於比較被動狀態,大多數貼文都是FB轉貼過來。 社群平台中,Facebook與LinkedIn幾乎可以說是沒有字數限制,對於擅長寫文字的人來說是最適合的平台。 當然有人會說,這年代已經沒人在看長文章,大家都沒什麼耐心。 其實這點我完全認同,但為什麼還是要寫文字呢?原因大概有幾點 1.願意看長文的人,才是我的受眾 因為有能力有耐心看長文的人或許較少,這些人願意投資自己、注重自己時間,一旦有可以解決他們問題的產品或服務,他們絕對是較有能力購買服務或產品的一群人。 2.長文章在SEO的權重較高 只要寫的不是廢文,無論Google或是社群媒體都會給予較高的權重,讓文章有機會觸及更多人。 3.訓練寫文章的能力 透過不斷撰寫並發表文章,有助於訓練撰寫文字的能力。另外從留言回覆與後台數據,能夠了解受眾的喜好,進而修正文章不是只寫我想寫的,更能與受眾想看的內容取得平衡。 4.文字具有長尾效應 一部篇好的作品,可能流傳上百年上千年,文字這個載體容易複製,對現今電腦時代來說,容量儲存的負擔也比較小。尤其文字在各大搜尋引擎,會因為關鍵字不斷被重複搜尋,若能排上關鍵字第一頁第一行,更可以帶來巨大的免費流量。 5.累積文字量順勢出書 許多作家,不是因為把書寫好才出書,而是因為累積了數十萬、數百萬的文字作品,透過分享價值累積聲量,被出版社發現之後順勢出書,所以要成為出書的作家,開始寫就對了。 ▋總結 總結以上,對於有心想透過社群媒體發揮影響力的朋友,要清楚自己擅長什麼,主要受眾會使用什麼平台,瞭解平台優勢劣勢好好深耕。 接著最難的地方就是不斷的輸出、反覆檢視、調整改善再持續輸出。 曾看過一篇文章,有位專家說持續日更至少要連續六個月,如果連這件事都做不到,那麼看不到任何成果是正常的。 有了這樣認知,你就會發現想要獲得流量的唯一做法就是持續不間斷的大量輸出。 最後,祝福大家都可以找出適合自己的平台與策略,達成自己想要完成的目標。 p.s.除了GPT-4o,我還透過Gemini 1.5 Pro、Llama 3.1 405B、Claude 3.5 Sonnet V2針對社群媒體平台的受眾、年齡、性別分布、特色、優缺點、獲得流量策略整理了一份完整表格, 有興趣點此連結下載。 |
別再盲目發文!社群平台選擇指南:找到最適合你的舞台
圖片來源:攝影師Tracy Le Blanc
0 Comments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