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沒有自己的作品 這輩子只能替人打工

Pexels 上由 Ray Piedra 拍攝

這陣子有深刻的體悟,常看見身旁很多很厲害的人,能力很強,卻總是在抱怨,因為他永遠領著固定的薪水,投入再多時間薪水永遠一樣,頂多得到上司口頭的讚美。

從工程師轉換跑道從事業務的我,心裡想著不要再為老闆打工,一晃眼十二年過去了,雖過著比過去更優渥的生活,但依然很努力打拼著,深怕一旦鬆懈,收入即刻跌入深淵,我想,這是從富爸爸窮爸爸的ESBI象限中E象限跳到S象限的人常常面臨的問題。

而在近期,我獲得不同的體會了!這個體會,是槓桿的重要性,阿基米德曾說:「給我一個支點,我就能移動地球。」

而從《底層邏輯》中讓我知道要成功,必須要懂得運用這四種槓桿-團隊槓桿、產品槓桿、資本槓桿、影響力槓桿。

這篇文章,我想特別提「產品槓桿」的思維,大部分在S象限的人,還是透過時間獲得收入,例如醫生、會計師、律師、業務、一人公司的老闆等,必須要透過時間來獲取報酬,而時間是有限的,所以收入更不可能無限的擴展。若要讓收入往更高的層次邁進,那麼就必須突破「時間」的限制,而「產品槓桿」就是一個很棒的切入點。

而「產品槓桿」指的是可以大量複製不受空間時間限制就可以銷售出去的商品,這對一般S象限所販售的服務與專業來說,常常需要面對面接觸客戶,要設計成產品並不容易。

不過一切在閱讀網路行銷、個人品牌經營等領域的知識後,有了不同的體會與觀點。

我在一些知名的網紅與部落格身上找到答案,也連結到為什麼從事作家、歌手、演藝人員等能夠有源源不絕的機會與收入,關鍵在於打造個人品牌並創造屬於自己的作品。而「作品」就是S象限人的「產品槓桿」,一個好的作品它可能帶來極大的長尾效應,舉個例子,周杰倫用幾個月的時間創作了一首「告白氣球」,除了帶來Youtube廣告點擊率收入、消費者從串流音樂平台每收聽一次就要付版權費用給周杰倫,然後因為這首歌的傳唱,為周杰倫本人帶來影響力跟更多商演的機會來臨,這不就是一個好的「作品」所帶來的好處。

所以無論我們處在那種行業,都能將我們的專業包裝成產品販售,每個產品都是我們努力打造的「作品」,用這樣角度所打造出來,目的絕對不只是賺錢而已,背後更重要的意義是可以幫助到另一個人節省時間。所以有其價值,會有需要的人付費購買。

而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把我們會的東西,想辦法用文字、圖片、聲音或是影像的方式紀錄下來,並且想像有人需要,我們紀錄的目的就是為了教會他。文字的方式可以用部落格寫下,圖片攝影適合用Instagram貼文,聲音透過Podcast紀錄傳播,影像則透過Youtube紀錄。持續輸出,直到被人看見為止,而網路的傳播速度絕對超乎我們想像,更沒有時間與空間的限制。這也是我今年開始,很認真的思考我可以傳遞什麼價值,如何把我專業的知識紀錄下來,並且真正幫助到有需要的人,當在某個領域產生「影響力」,「團隊槓桿」「資本槓桿」將隨之而來,所以持續的產出如此重要,如果沒學會,這輩子真的只能替人打工,活不出自己理想中的生活。

張貼留言

0 Comments

聯絡表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