讓自己更幸運的方法


圖片來源:TED

這週,同事分享了一支影片,

內容是在談如何讓自己更幸運

影片來自史丹佛大學工程學院教授 Tina Seelig 的 TED 演講

她是《真希望我 20 歲就懂的事》的作者,

專門教創意與創業的課程。

這本書我很早以前就看過,

裡面有很多啟發性的案例,

不過那時年紀還小,

現在回頭再看,

應該會有更多體會。

回到主題,

Tina 在影片中提到三個讓自己更幸運的方法,

我覺得非常受用,想分享給你。

1.冒點險,跳脫舒適圈

Tina 平時搭飛機都習慣休息睡覺, 有次她決定試試跳脫舒適圈, 主動和隔壁的乘客聊天。 沒想到對方是一家出版社的主管, 聊到出版話題時, 她鼓起勇氣說出自己想出書的計畫, 甚至直接拿手機裡的書稿給對方看。 雖然第一次被拒絕,但Tina後來仍邀請對方來課堂上演講。 過了幾個月後,Tina主動發了學生的創業影片,出版社主管在看到後非常感興趣,想為學生的創業項目出版內容,於是邀請她共進午餐,並主動詢問她是否還在寫書。 結果,就是這本全球賣出近百萬冊的
《真希望我 20 歲就懂的事》。 這件事讓我印象很深: 你可以不帶目的去交流,但如果不主動冒險,機會永遠不會發生。


2.主動表達感謝

Tina 在史丹佛的研究計畫名額有限, 有些學生落選後只留下抱怨, 但有一位年輕人卻寄來感謝信, 感謝她給了申請機會,即使已經失敗兩次。 這封信打動了 Tina, 她主動邀請對方見面, 最後促成了一個獨立研究計畫, 並延伸成一家幫助弱勢孩子追夢的公司。 Tina 也因此養成習慣: 每天睡前,回顧當天遇見的人,發一封感謝信。 花不到幾分鐘,卻能帶來持續的正循環。

3.改變看待點子的方式 

我們常把點子分成「好」與「爛」, 但 Tina 認為「爛點子」才是創意的寶庫。 在課堂上,她要學生同時提出好點子與爛點子, 接著把「好點子」全部撕掉, 讓學生用爛點子重新發想, 結果反而產生了許多有趣且可行的創業構想—— 像是用米其林餐廳剩餘餐點開店、 或將「髒亂餐廳」變成餐廳經理培訓場。 很多改變世界的公司, 其實都來自一開始看似荒謬的點子。 YouTube 最初是婚戀交友影片平台, Facebook 則只是哈佛校內學生的交流網站, 現在都成為每個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服務。


看完影片我自己的收穫是:

  • 冒險交流:我會繼續在 Threads 與不同圈子的人互動,現實生活中遇到陌生人也勇於開口。
  • 主動感謝:把每天回顧並寄感謝訊息的習慣融入生活。
  • 重視爛點子:打開我的創業點子備忘錄,找出最「不可能」的,看看能否變成新機會。

結語:

幸運,不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, 而是你每天累積的小小行動, 在某個時刻,悄悄幫你打開一扇本來不存在的門。

張貼留言

0 Comments

聯絡表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