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為什麼去法國上哲學課? 作者:褚士瑩
在發現這本書時,是在一家月子中心附近的便當店
等待便當過程,在店家的書櫃中發現這本書
翻了翻封面與封底
一位寫了很多書籍的作者
竟然說自己不懂得思考
書中前幾頁的哲學練習題
更讓我好奇到底什麼是「哲學」?
作者用他自己的親身經歷
跟著法國哲學老師學習的過程
分享「哲學」對我們人生的幫助
其中這個故事讓我印象深刻
有一幕,老師在哲學課上詢問作者一個問題
作者回答:「我不是很清楚」
老師聽了這個回答非常不滿意
老師接著詢問:「什麼叫做不清楚?是知道,還是不知道?」
作者回答:「只知道一點點」但其實完全不懂,只覺得回答懂一點比不知道還好
此時老師繼續追問:「一點點,你到底是知道還是不知道?」
作者像是被抓到說謊的小孩:「對不起」
老師:「你跟我對不起做什麼?這時候你應該說的是對不起嗎?」
被逼得受不了最後作者回答:「我不知道」
老師:「沒錯,答對了!哲學思考裡,沒有知道一點點,知道就是知道,不知道就是不知道」
從這個練習當中,作者發現亞洲人的普遍現象,常會害怕自己說出「我不知道」
從哲學課上,當你發現問題後,應該試著了解問題背後的原因
作者試著開始剖析為什麼自己會害怕說出「我不知道」
直接說出「不知道」,顯得太隨便、沒有努力
說「不知道」很丟臉,會覺得自己很笨,也讓人覺得自己很笨
說「不知道」會顯露自己沒有自信
這些現象其實普遍存在我們的文化之中
在看這一段的過程,發現自己好像也會這樣,常常對於不懂的事情,也會不經意地說出「好像有聽過」、「我只了解一些些」
其實就是為了掩飾自己的無知,深怕給他人留下不好印象
而往往這樣的文化,根深蒂固養成了一種很可怕的壞習慣
說到這裡,不得不分享我在輔導團隊夥伴過程中,也面臨過好幾次這樣的狀況。
在說明一件事情時,夥伴會不經意地說出「我知道、我知道」,如果沒經驗的主管,在這種情況下可能真的認為夥伴真的瞭解了 ,但大部分的情況是,他只是想盡快結束這個對談,或不想讓主管覺得自己怎麼連這個都不會。
由於曾經在這樣情況吃過虧,真的以為夥伴都懂了,最後夥伴在客戶端出糗,喪失了與客戶最重要的一次見面機會!進而喪失信心,最後離開職場...
以至於為了不讓憾事重演,現在我的做法會是當下再次詢問,確保夥伴真的了解,如果發現他根本沒聽懂的情況,我會很嚴厲的告訴他:如果你不懂?為什麼剛剛卻回答我你知道了?
並且藉此釐清,究竟是怕說出不知道很丟臉呢?還是因為不想面對?(潛意識不想讓他人看出自己能力的不足)
或是當下有其他急事草草敷衍回應?
並且藉此釐清,究竟是怕說出不知道很丟臉呢?還是因為不想面對?(潛意識不想讓他人看出自己能力的不足)
或是當下有其他急事草草敷衍回應?
釐清問題,才能藉此機會讓夥伴明白自己內心的問題,並且加強印象,不要再犯同樣的錯!這樣,才有進步的可能!
蘇格拉底曾說:「人人都應該承認自己的無知。無知就是知識的開始」
藉由這本書,我才開始漸漸明白,什麼是哲學?
如何透過哲學去思考、論證,去透析問題背後的本質,協助我們更深層的思考
我想,這只是剛開始,幸運的在大量學習過程中先遇見了這本書,讓我學會用不同角度思考,不在只是運用舊有方法解決問題!期待在未來的導讀心得中,能分享我更多運用在實際生活中的做法給各位!
我想,這只是剛開始,幸運的在大量學習過程中先遇見了這本書,讓我學會用不同角度思考,不在只是運用舊有方法解決問題!期待在未來的導讀心得中,能分享我更多運用在實際生活中的做法給各位!
5 Comments
👍🏻
回覆刪除謝謝
刪除竟然要核准!哈哈!
回覆刪除好會寫!希望會有更多人看到!
謝謝你的鼓勵~希望對你有幫助~
刪除張貼留言